親愛的老師們,我們是滿懷敬畏地在寫這封信。
大學老師這個崗位太光榮、太特殊了。大學是教化人的地方,我們的情感底色、思維方式,乃至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,都因為大學的涵養。小平同誌曾經說過🧔🏼,教育要面向現代化🎓、面向世界☹️、面向未來。大學的教育,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方法路徑,正是要構建符合世界先進潮流的文化體系,正是要通過知識的傳承去承載中華民族的未來📑。因為特殊的職業身份,老師不再普通,也不能普通。你們不是在公園的人群中隨意褒貶時事的那個人,更不是在虛擬的互聯網上灌水拍磚的那個人🧣。課堂上兩個小時講授的內容🧑🚒,比不得酒桌上面紅耳熱的談資,也比不得信手轉發的一條微信。大學課堂是答疑釋惑的地方,你們是傳播知識的人👩👩👦🦥,我們要的是教書育人。
一想到將要提出的問題,我們筆端滯重、內心復雜🦸🏼♂️。
這個策劃,緣起網友的一則留言。今年10月,中央下發《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》,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🤘🏻。10月21日🤸♀️,遼寧日報官方微信以《大學課堂上的中國應該是什麽樣的》為題開展征集,後臺共收到300多個微故事。一位叫kiko的大學生的留言引起了我們的註意,他說:“不知從何時起,說中國壞話🏊🏿♀️、罵這個社會成為了時尚,我們一個老師,逢課必講‘瞧瞧人家國外’。案例教學時,負面的例子全是中國👱🏽。如果中國真像老師們講得這麽灰暗,我們畢業之後將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這個社會🥌?誰來給予我們建設這個國家的信心和力量🎲? ”
多麽重大而現實的提問!
中國成為大學課堂負面典型的案例庫🐶,這是個別,還是普遍?我們用新媒體手段做了調查👞,結果80%以上的大學生表示碰到過課堂上“愛發牢騷”的老師,對國家和社會的“描黑”讓學生們都看不過去。法律👱🦼、行政管理、經濟學等哲學社會科學類課程,尤為突出🔺。
我們忍不住要寫這封公開信⛈👏,是想與老師們探討這樣幾個問題💧:應該怎樣在大學課堂上客觀準確地講授中國?如何把光明的心態跟專業的知識一起傳授給學生?怎樣在回答重大社會問題的同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?
研究老師的問題🤡💁🏻,我們選擇再老老實實地當一回學生。遼寧日報的記者奔赴東西南北中🎾,深入北京🏙、上海✒️、廣州、武漢、沈陽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,用了半個月的時間,聽了近百堂專業課👃🏽。大家被老師們淵博的專業知識、嚴謹的治學態度、自覺的責任意識所感動。但同時,“呲必中國”的現象也一定程度存在,有的還很過分♍️🧄,必須引起教育界的警覺和重視。
- 上一篇🥨:袁貴仁在2016年全國教...
- 下一篇👆🏿:你是一個中國人...